名人戰(朝日新聞)
名人是日本圍棋史上至高無上的稱號,獲得名人棋所的棋手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人。名人是唯一的九段,其他棋手的段位升降全由名人決定。在日本幾百年圍棋史上,只出現過十位名人,個個都是當時的絕頂高手。
最後一位名人秀哉去世後,用名人稱號舉辦職業棋戰就成為大熱門。日本棋院先舉辦了“日本圍棋最強戰”,後在讀賣新聞贊助下於 1962 年舉辦了第一期名人戰,成為當時最大盛事。第一期參賽的 13 人是日本棋院的高川格九段、藤澤秀行八段、木谷實九段、藤澤朋齋九段、阪田榮男九段、杉內雅男九段、宮下秀洋九段、島村俊宏九段、岩田正男(達明)七段等九人,關西棋院的橋本宇太郎九段、橋本昌二九段、半田道玄九段三人,另外便是吳清源九段。原則上第一期參加者應為九段,但藤澤當時位居最高位,在日本棋院中與本因坊同被視為高於九段的上席棋士。岩田七段則因其在最強戰中成績斐然而入選。結果由於同為八勝三敗的阪田榮男和吳清源最後一盤下成和局,使藤澤秀行以九勝三負登上了第一期名人寶座。
1974 年 12 月,日本棋院因經濟問題,宣布中止與讀賣新聞社簽訂的已實行了十幾年的名人戰契約,隨即就第 15 期以後的名人戰與朝日新聞社簽定了年契約金為一億日元的預備契約。此舉導致讀賣新聞提起訴訟。經過一年磋商,1975 年歲末,日本棋院與讀賣新聞達成了和解協定,並分別與朝日新聞社簽定了名人戰契約,與讀賣新聞社簽定了舉辦更大棋戰“棋聖戰”的契約,讀賣新聞撤消了訴訟,歷時一年的名人戰事件終於獲得圓滿解決。這樣,第 15 期名人戰改由朝日新聞贊助,並重新開始計數。大竹英雄獲得了最後一期舊名人戰及第一期新名人戰冠軍,平穩實現了新舊名人戰的過渡。
第四屆舊名人賽(1965 年)23 歲的林海峰八段擊敗阪田榮男九段,成為目前為止最年輕的名人得主。最年長的名人是高川格,1968 年奪取第七期名人時 53 歲。林海峰和小林光一均八次奪得名人,但小林光一是七連霸。他和趙治勳是目前僅有的兩位名譽名人。1999 年趙治勳第九次奪得名人,打破了林和小林的紀錄。
第五屆(1980 年)新名人賽第四局,趙治勳向大竹英雄挑戰,弈至第 213 手時雙方都已經進入讀秒階段,正在棋盤中央打一個大劫,輪到持白的趙治勳落子,他向當時的紀錄員彥阪直人四段(當時)詢問現在是否可以提劫,彥阪說可以,於是趙就提劫,但是事實上趙治勳還沒有找劫材。在場的石田芳夫等人馬上提出質疑,最後裁定這局無效,不計勝負。
第七屆(1982 年)換大竹英雄向趙治勳挑戰,在第二局開賽前一晚的前夜祭之後,大竹即因為背部劇烈疼痛無法成眠,第二天開賽 30 分中共下了六手棋之後,大竹就被救護車送到醫院去了。所幸在中午他又回到比賽會場繼續對弈,當時特許大竹坐在椅子上下棋,這在當時所有的頭銜戰中是沒有先例的,而這第七手棋的消費時間共花了兩個半小時。無獨有偶,四年後趙治勳也因為車禍受傷而裹著石膏坐輪椅出賽保衛他的棋聖頭銜。
第 11 屆(1986 年)除了趙治勳車禍重傷外,在名人賽的循環圈也出現難得一見的情景,有四人(趙治勳、加藤正夫、石田章、武宮正樹)同樣取得六勝二負的戰績,根據名人賽規則,由順位較高的趙和加藤進行挑戰者決定戰,最後由趙取得了和小林光一棋聖挑戰的資格,創下了坐著輪椅出賽的紀錄。
第 12 屆(1987 年)林海峰挑戰加藤正夫,挑戰手合第一局在紐約舉行,這是史上第一次。 第三局由林持白繼續挑戰,當棋局進入白 188 手後到了晚餐休息時間,而在休息過後,林又下了白 189 手,就這樣連下兩手棋而被裁定敗。最後加藤以四比零順利衛冕名人頭銜。
第 21 屆(1996 年)趙治勳六度奪得本因坊頭銜,相隔 13 年前(1983 年)後再次集三大冠(棋聖、名人、本因坊)於一身。
第 23 屆(1998 年)八連霸的趙治勳面臨王立誠的挑戰,第四局 224 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三劫無勝負狀況,第六局趙治勳持黑 261 手三目半獲勝,達到了自 1968 年步入棋壇以來的第 1000 勝,共花了 30 年六個月的時間。
第 28 屆(2003 年)循環圈賽起,對局手合改為黑貼六目半與國際賽事接軌。
--------------------------------------------------------------------------------
頭銜賞金 3,600 萬日圓
對局規定 採循環圈制,九名棋手以單循環決定出挑戰者,最後三名陷落。
挑戰手合為二日制七番勝負,全互先,黑貼六目半,限時八小時。
循環圈戰限時五小時。
循環圈戰二人以上同勝率時加賽決定挑戰者,陷落者以勝率決定,同勝率亦加賽。
職業棋士參加三次預選賽決定出三名進入循環圈的棋士。
資料來源:shy網站 |